教材說迷解思

Q:日治時期臺北市的客家採茶戲

A:

    採茶戲廣義來說,泛指流行於客家聚落的客家族群表演藝術。內容以茶文化為主,以客語為表演語言,由丑角、旦角結合歌、舞、音樂表演,被視為客家族群戲劇的代表。形式上包含「三腳採茶戲」、「相褒戲」、「改良戲/客家大戲/採茶大戲」三類,統稱採茶戲。

    三腳採茶戲與相褒戲乃是客家戲劇早期的演出型態,屬小型的演出型式,用語多為俚俗草根、貼近民眾生活,情節或純樸、或粗獷或戲謔。又稱客家大戲的改良戲,則出現於1920年代,受到盛行的北管戲、四平戲、京劇等大戲的影響,改變並擴充了演出型態,走向登內台戲院演出的大型戲劇模式,成為重要的蛻變發展。

 

    早期採茶戲以一位名為張三郎的主角賣茶為故事基礎,在客庄裡非常受歡迎,過去只要戲班一開鑼,所有人都會放下農事,趕往戲棚,所以形成了「採茶入庄,農地放荒」的諺語。不過,採茶戲可不只在農村流行,在日治時期的報章雜誌裡,也常可見到採茶戲在臺北市或周邊城鎮演出的盛況。例如,日治時期最早的臺北市採茶戲新聞報導出現在明治31年(1898年):

  「近有臺中採茶戲前來,臺北大稻埕依仁里街則有某甲、某乙倡首捐資搭柵,邀來般演,其聚睹者何止千餘人,而採茶姐則盡情般演,致令幾輩少年鼓掌稱善哉,或送以金手指,或送以串鍊云。」

  當時有採茶戲班從臺中來到臺北演出,大稻埕依仁里街(依仁里街位於今大同區環河北路、迪化街二段58巷、昌吉街一帶)有民眾集資搭設戲棚,邀請他們演出。活動現場吸引了超過千人,獲得滿堂彩。甚至有少年受到「採茶姐」的吸引,致贈貴重的戒指、項鍊。

 

參考資料:https://ssl.thcp.org.tw/news/114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