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材說迷解思

Q:9樣劇場裡的大小迷信與禮俗

A:

    劇場本是西方國家引進至亞洲,而在臺灣發展至今,也流傳下來許多因地制宜的迷信與禮俗,有些是受到宗教影響,有些則是臺灣傳統文化影響。而在這一個廣納表演藝術的黑盒子裡面,有著什麼樣的劇場通則或儀式呢?

    1.最經典的「綠色乖乖」

       通常綠色乖乖最常見出現在劇場的控台區域,主要是因為那一區有相當多的機械設備,為了讓機械在作品演出期間順利   運轉、不出狀況,通常都會放綠色乖乖在旁邊。

    2.從「迷信」到「安全性」

   劇場朋友也分享到,那些劇場中沒辦法第一眼看清楚的地方,如貓道(多指舞臺上方,供技術人員掛燈光器材等設備的地方)通常都不會自己一個人去。為了避免在一些黑暗或不起眼的角落發生意外沒人發現,通常會結伴同行。

    3.禁吃包子、送包子

   為了演出整體順利進行,避免「出包」(發生狀況),在劇場中這些諧音食物是絕對不會出現的。

    4.演出前的祭臺

   在演出開演之前,通常臺灣的表演團隊都會有祭臺的儀式,祭拜對象基本上不分神鬼,而是祈求四面八方的神靈保佑,   讓演出順利進行。

    5.往生者角色,導演需包紅包

   表演者因為劇情需求因而需要詮釋「死人」的人,基本上會由導演親自包紅包給該位表演者,金額上則沒有特別要求。

    6.祈求天氣晴朗的儀式「燒烏龜」

  燒烏龜的作用是祈求在外頭演出時,天空能作美、不下雨,有說法這個儀式也是取自「烏雲歸去」的諧音。

    7.不說沒事,說了恐怕不一樣「掛mic」

  「掛mic」指麥克風突然沒有聲音或出狀況,所以通常表演者在劇場準備演出的狀態下,都會盡量避免說出這些話。

    8.鮮奶油蛋糕始祖「紅葉蛋糕」

   而在表演團隊的演出期間,會有別的團隊贈送紅葉蛋糕來當作祝福。

    9.劇場中的「特別保留席」

   國家戲劇院上演的《釧兒》這部戲當中,據戲中演員張擎佳的分享,由於這齣戲的故事角色人物「林雲釧」從故事一開始就是以「鬼魂」的設定出場,故此劇團特別製作一塊牌子上面寫「釧兒」兩字,並於每場演出的時候都在觀眾席內保留一個座位,給釧兒來欣賞。

 

文章節錄自:

https://npac-ntch.org/discover/voice/1265-%E5%8A%87%E5%A0%B4%E8%A3%A1%E9%A0%AD%E7%9A%84%E2%BC%A4%E2%BC%A9%E8%BF%B7%E4%BF%A1%E3%80%81%E7%A6%AE%E4%BF%9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