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材說迷解思

Q:音樂美感的養成

A:

  美感素養來自於對美的事物的感知及回應,無法透過量化資料來顯示。缺乏美感素養雖不致於影響個人生活能力,卻大大減少了美好生活的樂趣。因此,美感教育成為二十世紀各國教育風潮。臺灣在十二年國教課程中,以「素養」取代「能力」,強調學習應是結合生活與文化的全人發展。其中,藝術領域的「美感素養」培養學生對藝術文化之美的感知、賞析與評鑑,並內化成為終身的能力。

  十二年國教藝術領域課程綱要列出各階段音樂學習重點,以美感論主張的音樂學習內容將其加以分類可知(見表格),十二年國教強調之音樂素養教學內容,與美感論的主張相當一致,皆透過音樂要素的認識,音樂美感原則的感知,以及各種音樂風格的體驗,輔以有助於理解音樂作品的相關知識,提升學生的音樂美感素養。